疫情若恶化,全球或面临严重粮食危机!我们底气足丨来听新闻
2020年3月30日星期一
庚子鼠年三月初七
语音2020.3.30语音2020.3.30
08:15未知来源
播放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不断蔓延,看着不断上窜的数字,让人揪心不已。
疫情引发的担忧,其实远不止确诊人数的增加。专家认为,如果疫情不能有效控制,或将引发严重的全球粮食危机。
绝非危言耸听
疫情若得不到控制
全球粮食危机是大概率事件
近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引发各国恐慌性囤积食品。
为了保障粮食供应充足,各国也是拼了——
不少国家启动国家库存计划,增加粮食储备;一些粮食出口国,开始限制粮食出口;部分粮食进口国,将扩大进口规模……
疫情当前,不少国家意识到,粮食才是最稀缺的资源。问题是,这些操作,会不会引发全球粮食危机呢?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程国强认为,如果后期世界疫情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引发全球粮食危机的风险将是大概率事件。
为什么这么说呢?
程国强认为,疫情对全球粮食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加之部分国家蝗灾影响粮食生产,有可能会恶化全球粮食市场预期,形成各国抢购、限卖及物流不畅的恐慌叠加效应,导致国际粮价飙升。
因此,疫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或许将酿成严重的世界粮食危机,也将直接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
我们怎么办
我国有能力应对粮食危机吗?
相对于各国的保粮“神操作”,网友们表示更关心国内情况。我国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全球粮食危机吗?
首先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粮食供应不会出现脱销断档。
看到这,网友们总算松了一口气。其实,我国粮食保障的底气主要源自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粮食自给率高。
目前,我国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完全实现自给,谷物自给率超过95%。这是因为,我国历来有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的传统,粮食生产能力强,依赖进口程度较低。
第二,粮食储备充足。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截至2019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16连丰”,余粮相当充足。这是近年来我国通过政策支持、科技驱动、深化改革,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结果!
第三,对外依存度低。
我国每年进口粮食1亿多吨,主要以大豆、粗粮等为主,大米、小麦进口一般分别为200万吨、400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分别为1%至2%,主要起品种调剂作用。
专家认为,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对我国难以形成直接的冲击。相反,如果国际粮价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国内粮价上升预期,有利于促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稳定今年粮食生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还有秘密武器
保供还有三大“定海神针”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粮食进口国,还有一些“绝招”,在关键时刻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首先,我国拥有完备粮食储备调控体系。近20年来,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和协调机制,从目前来看,我国粮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无论中央储备粮还是地方储备粮,都非常充裕。
其次,我国还针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等,建立起相应的粮食应急保障机制。大中城市普遍建立了米面油等成品储备,可以满足当地10天至15天供应,调控物质基础雄厚。
再次,今年春耕形势良好,夏粮丰收有保障。目前我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各地正在全力组织春耕生产,保障夏粮丰收。
其实,之前我国经受住了汶川地震、冰雪灾害等多发重发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也成功应对了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来势汹汹,但我们同样也是自信满满!
来源:经济日报
要闻速览
水利部:我国已进入汛期
今年我国3月28日入汛,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提前4天。据水利部监测,3月25日8时至28日8时,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6省(自治区)出现强降雨,累积降水量50毫米以上的笼罩面积为23.2万平方公里,有17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洪水。预测称2020年我国气象水文年景总体偏差,极端事件偏多,涝重于旱。
国家医保局: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人均1.7万元
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平均费用是多少?这些医疗费用由谁承担?日前,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表示:截至3月15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全国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发生医保结算93238人次(包括门诊患者多次就诊结算),涉及总费用103960万元,医保系统共支付67734万元。全国确诊患者结算人数为44189人,涉及总费用75248万元,新冠肺炎人均治疗费用1.7万元,其中医保支付比例约为65%(剩余部分由财政进行补助)。
中国政府赴巴基斯坦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伊斯兰堡
28日下午,中国政府赴巴基斯坦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伊斯兰堡国际机场。专家组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选派,将协助巴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聚焦三农
黑龙江:确保2400万亩秸秆3月末前离田
面对黑龙江省尚有2400多万亩秸秆需要离田和还田作业的形势。今春。黑龙江省采取加快秸秆离田、做好田间清理、抓好秸秆还田、强化离田管理、加强综合利用和强化宣传引导等6项措施,确保3月末前完成秸秆离田任务,确保不违农时、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厦门市出台新政策支持农民创新创业
日前,厦门市发布的《关于支持“三农”工作补齐发展短板的若干措施》中,明确将大力支持农民创新创业,包括支持农村在外经商、务工、学习人员返乡创业,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可申请最高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开办小微企业并符合相关规定的,可申请最高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自主创业扶持对象在农村租用场地新创办经营实体,符合规定条件的,给予创业场地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带动就业奖励。
山西:2020年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人员和收入只增不减
在近日召开的全省产业就业扶贫工作推进会中提出,山西今年将坚决完成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人员和收入都只增不减的目标任务。
今年河南省拟新建21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普园
近日从河南省科协获悉,河南省科协今年将主要开展28项工作。其中,将实施“科普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拟新建20个省级农村中学科技馆、21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普园。
四川八条金融措施支持现代农业
四川省近日印发《金融支持四川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八条措施》,提出积极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品范围,推广厂房和大型农机具抵押、圈舍和活体畜禽抵押等抵质押模式。农业保险方面,四川省将推进稻谷、小麦、玉米等重要农产品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鼓励开展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收入保险等试点。
民生资讯
恢复到站首日6万多人返回武汉
在停运65天后,武汉市的武昌站、汉口站、武汉站28日正式恢复到站客运业务,这也意味着滞留各地的“武汉人”可以坐火车回来了。据统计,28日途经、终到武汉的火车有260多列,到汉旅客共6万余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到汉列车、返汉旅客数量还将逐步增加。
河北:对创新药和改良性新药研发进行奖励
近日,河北省发改委下发通知,决定在生物医药健康、大数据与物联网、信息技术制造业、人工智能及应用、先进环保等五个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高技术产业化和应用示范项目,并对创新药和改良性新药研发进行奖励。
青海多景区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
近日,青海湖景区发出公告,自今年恢复开放之日起至年底向全国医护工作者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医护工作者持本人身份证及医护相关执业资格证件登记,即可享受免门票入园和快速入园通道,住宿可享受团队协议价格。
社会百态
老奶奶2500度近视写信感谢医护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一位85岁的老奶奶出院前写信感谢军队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老奶奶近视2500度,写信时脸几乎贴在桌子上,她坚持写下:虽然想家,但我舍不得离开你们,你们比我的子女还亲切……网友:看哭了。
00:25
黄冈恢复婚姻登记办理首日45对新人领证
3月27日,湖北黄冈恢复婚姻登记办理。为避免人群聚集,新人需提前预约方可前来办理婚姻登记。据悉,黄州区民政局上午9时婚姻登记处迎来第一对来领结婚证的新人,当日共有45对新人领取了结婚证书。祝福!
百余教师模拟学生进行开学演练
30日,陕西西安高三年级将迎来开学。为了保证学生能正常复课,西安七十五中召集百余名老师模拟演练。从到教室上课,到食堂吃饭,到宿舍住宿全过程模拟演练。学校食堂提供统一配餐,设置临时隔离区,每人每天2个口罩。
天气
3月30日08时至31日08时,新疆南疆山区、青藏高原中东部、内蒙古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西藏东北部、青海南部、甘肃西南部、川西高原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10~15毫米)。江南大部、华南北部和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江西东部、福建西部等地局地暴雨(50~60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