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土地、没资金,怎么搞三农创业?他们或许能帮到你!
11月19日,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在江苏南京开幕。本届博览会吸引了1000多家创新型新企业参加,集中展示了我国农村创业创新的新成果和高水准。
活动当天,农视网采访到土流网创始人兼CEO伍勇和平安智慧农业事业部总经理李麦琪,分别介绍了土地交易与农民融资问题的经验。
土地交易,数据来支撑
想必流转承包过土地的朋友都有感触,在土地流转交易过程中,存在如流转承包找不到门路、对法律不清怕被骗、流转承包价位不清等等问题。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来看看土流网是如何处理的:
02:35
伍勇介绍,他们的“数字乡村方案”是通过汇聚三农数据资源,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核心技术,打磨数字乡村产品体系,通过数据支撑来解决农业问题。
目前已形成集土地交易、产权交易、农村住宅、乡村服务、大数据AI五大版块为一体的业务生态,主要针对农村各类型土地进行信息展示。
为农户、村集体、找地客户提供从挑选到成交的专业土地流转中介服务。这样就能解决很多人在土地流转中担心出现的问题。
融资难?互信基础很重要
农村创业,不论大大小小,都需用资金来支持,农民获取创业资金的渠道单一,大多是自己打工多年的积蓄。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阻碍农民农企发展的痛点之一。
面对这个问题,平安智慧农业李麦琪给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
李麦琪介绍,金融在对农业的支持上,确实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金融机构不能全面的了解农民的“农业资产”信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导致农民在融资时困难重重。
农村创业,不论大大小小,都需用资金来支持,现在银行确实是放宽了对农民创业资金的政策。流程一般是向银行提出申请,银行工作人员要到你所在的村庄调查。根据你所需资金的多少,进行意见反馈。然后再办理所需的款项,还要根据你的可信度,办理所需金额。
很多农民融资失败,问题都出在信用上。信用,就象我们每个人的脸面一样,如果你被银行部门拉黑过,或是在某一方面被银行掌握了信息,是不会把大批资金让你用的。
此时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结合卫星遥感或者物联网设备,人工智能算法能够精准识别很多信息,比如土地面积、作物种类,或者牲畜的数量、重量。而平安的区块链方案,可以保证这些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
这样,就形成了透明度,建立起了融资双方的互信基础。
正如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所讲,要多办农民“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的产业,把收益更多留在乡村。要多办链条长、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产业,把就业岗位更多留给农民。要多办扶贫带贫、帮农带农的产业,带动农村同步发展、农民同步进步。
编辑\\张晨
责编\\康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