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家庭变故,为何毅然决然选择去南方?|《我的二本学生》连载

时间 • 2025-08-05 01:15:37
哥哥
爸爸

(图片来源:千图网)

“阡陌的述说”继续连载文学作品!

本期连载的是《我的二本学生》

作者:黄灯

“看见他们”

“看见更多的年轻人”

梁鸿贾樟柯韩少功

—特别推荐—

“哪怕二本院校的孩子”

还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中国二本院校的学生

从某种程度而言

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

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中国年轻群体

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阡陌的述说2023.01.02阡陌的述说2023.01.02

13:28未知来源

播放

阡陌的述说2023.01.02音频:00:0013:28后退15秒倍速快进15秒

(

第四章

)

(

“导师制”——刘婉丽

)

阡陌的诉说

家庭的变故

(图片来源:千图网)

//村里的首富

刘婉丽1989年出生在甘肃天水甘谷县安远镇的一个村庄。我在肇庆校区上课时,她最喜欢课后找我说话

婉丽容貌清丽,说话快言快语,带着一股西北姑娘的爽朗劲,第一次见面,她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柔弱、细腻,但能明显感知她性格里面的坚强、韧性。

婉丽爸爸原本是一名教师,读书念到高三,因为家庭变故,辍了学,没有参加高考,后来村里缺老师,顶替了爷爷的职位,当了民办老师。

爸爸是家中老大,民办教师的收入,根本无法帮助父母维持一家人的开销,于是辞了职,当了包工头。说起来,他几乎算得上村里最早的一批包工头,“一开始赚了不少钱,村里的第一台电视机都是他买的。我们那个时候,家里超级好,按现在的说法,是村里的首富”。

(图片来源:千图网)

//另一种绝望

但好日子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到婉丽小学四年级时,爸爸出了一次事故,从十三层的楼上摔下来,钢筋把他的身体都穿透了,但庆幸的是,就断了几根骨头,没有致命的伤害。

爸爸躺在废墟中,意识到自己不能死,拼命爬了出来,妈妈知道情况后,天天哭。

爸爸的出事,成为整个家庭的转折。接下来的日子,爸爸在医院待着,上门讨债的人络绎不绝,这成了婉丽最恐怖的童年记忆。

“我爸还在医院躺着,那些人天天上门,家里一片混乱。我妈是个农村妇女,虽然脑袋聪明,但不知道用法律的方式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不了,我妈就天天哭。那些讨债的人耍泼,在我家的地板上,睡了十几天,我觉得很害怕、很无助,晚上都不敢睡觉,始终睁着眼睛。我妈为了缓解我的恐惧,只能放电视剧给我看,我感觉爸爸比农民还可怜。”

(图片来源:千图网)

爸爸一出事,生意很快就破产了,表面上的风光,其实脆弱无比。以前和他保持生意往来的人,知道他身体出了大问题,怕承担风险,纷纷逼债。

爸爸在医院整整待了两年,到出院回家,婉丽已经上了六年级。因为身体缘故,爸爸只能继续留在家里养病,昂贵的医药费,成了家里最大的开支。妈妈外出做小工,在工地上搅拌水泥,姐姐成绩原本不错,只能辍学,哥哥和婉丽继续读书。

家庭的变故,让敏感的婉丽,很小就懂得了真实的人性,如果说讨债人的绝情,只是给她带来恐惧,那么亲人的变化,则让她感知到了另一种绝望。

(图片来源:千图网)

//要用读书来改变命运

外公生养了九个女儿,以前家境好时,外公对妈妈挺好;破产后,外公给同一个村庄的二姨送鸡蛋,会偷偷绕开婉丽家。

妈妈知道实情后,非常难受,加上身体不好,整个人变得很脆弱。

婉丽目睹家境破败、亲人态度的变化,明白了一个道理,“爸爸的破产,让我看到了各种人性。生活告诉我,你不能自立时,别人不可能帮你。就算别人想帮你,如果你很难扶上去,时间太久,人也会有疲倦期,也不会有人帮你”。

正是家庭的变故,让婉丽坚定了好好念书的念头,“我觉得没出路了,我要用读书来改变命运”。

姐姐辍学打工后,妈妈也在外面做小工,爸爸养病干不了活,放假时,她和哥哥不得不承担繁重的农活,兄妹俩有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

(图片来源:千图网)

“很多农活我不会干,我记得每次去牵牛,那个牛老是挤我,很多次,将我从田埂上挤得掉下来。”爸爸因为受到的刺激太大,脾气暴躁,心情不好。冬天很冷时,哥哥生个小炉子,婉丽为了取暖,跟在哥哥后面,毕竟是孩子,不懂得家里沉闷背后的沉重,兄妹俩有时会下五子棋打发时间,爸爸见他们玩,会一脚踹开,然后咆哮:“你们为什么不去死啊!”

更多时候,待到哥哥开学离开家,家里只有婉丽和爸爸,而和爸爸的相处,让她觉得无比压抑。“爸爸睡觉的时候,我不能发出一点声音,他在家,吓得我连气都不敢喘,以致我后来得了神经衰弱,在宿舍听到室友正常的呼吸声,都会吓得不敢出气,感觉脑袋缺氧,必须赶紧出去呼吸一下。”

(图片来源:千图网)

多年以后,婉丽才明白,家庭变故后,亲人对他们态度的变化,和爸爸的脾气有关。

爸爸出事后,很多亲戚在婉丽耳边抱怨,抱怨爸爸有钱时,不善待孩子和妻子,抱怨他脾气大,不懂得体贴家人、不顾家。婉丽知道爸爸铸成的很多事实,早已无法改变,就像她无法改变自己是他女儿一样。

亲人在她耳边的说辞,除了增加一个孩子的心理压力,更让她陷入了两难境地。“我从小就体验到了金钱的罪恶,但是没有钱,我怎么生存啊?如果连生存的环境都没了,那我还能去干吗?”

身处北方乡村的人际网络,她以个体的敏感,从小就感知到了密不透风的人情世故,这是她高考以后,坚决要离开北方,去南方寻梦的心理动机。

(图片来源:千图网)

//我们的快乐时光

对孩子而言,再艰难的岁月,也有快乐的瞬间,毫无疑问,在家庭遭受变故后,和哥哥一起的日子,给婉丽带来了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婉丽从小身体不好,经常头痛、流鼻血,寒暑假和哥哥一起干农活,哥哥会让她干轻松一点的事情。

夏天,爸爸原本安排兄妹俩一起割麦,哥哥知道妹妹易疲劳,只让她拔草。“夏天的草很青,有一种毛毛草圆圆的,很茂密,又散得很开,像一把伞。我经常拔一棵,戴在头上装皇后;我哥很搞笑,配合我,他也拔一棵,戴在头上装皇上。这就是我们的快乐时光。”

有时候,婉丽会和哥哥去玉米地里干活,玉米地下面则种了西瓜。北方的玉米,高高的,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遍布的沟渠长满了稠密的野草,虽然好看,但是会影响玉米生长,爸爸吩咐兄妹俩必须将野草铲掉。

(图片来源:千图网)

婉丽和哥哥分工,每人负责一条坑沟,铲累了,就坐在地里吃西瓜。玉米地里的西瓜很小,“我们挑一个大点的,打破了挖着吃,觉得好开心”。吃完西瓜,不想干活了,兄妹俩就回来做饭,吃完饭,睡个午觉,下午接着再去铲。“有时候,我们在草里,会发现一种小鸟,我们那儿叫贱鸡,贱鸡生的蛋,很小很小,如果捡到蛋,我们就感觉特别开心。”

相比爸爸的粗糙,年长两岁的哥哥,实在给婉丽带来了太多的慰藉。哥哥和婉丽几乎无话不说。“我哥念初中时,有点青春期发育了,在班上,他学习很好,班上有三个女孩喜欢他,他回家就给我讲,哪个老是跟着他,他又喜欢哪个,他还告诉我,他喜欢的女孩子,长得怎么样,每次听他说这些,我就觉得特别美好。”

妈妈依旧在远方,直到婉丽念初二,妈妈才回家。姐姐去了南方的城市,多年以后,婉丽在她念大学的城市,和姐姐见面。

童年的经历,如此真切,又如此模糊。

(图片来源:千图网)

请关注明日《我的二本学生》连载

婉丽如何一边承担家庭的重担

一边保持学习成绩

这个命运多舛的女孩

遭遇了哪些艰难的求学经历

期待明天的分享

作者:黄灯

“二本学生作为全中国最普通的年轻人

他们是和脚下大地黏附最紧的生命

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黄灯

未完待续

读书品人生

下一期我们在这等候您

欢迎向《阡陌的述说》栏目写信

阡陌的述说|倾听你的述说

可以是关于生活上的琐碎

也可以是关于情感上的困惑

更可以是关于工作上的压力

我们来回答你的问题

希望收到你的来信

解答你的困惑

注:以600字为限,可以尝试在300字内完成一个情感问题发邮件,我们将会择优选择回答。请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邮箱jjsn2207@126.com。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阡陌的述说”栏目

来源|《我的二本学生》节选

作者|黄灯

主播|李海洋

编辑|李滟

责编|康轩山

主编|张玮

监审|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