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三周年:总市值5.11万亿元!11家陕企成功“闯关”
作者丨凌晨 编辑丨巫燕玲 图源丨图虫
科创板开板三周年,11家陕企成功“闯关”。 三年前,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传来重磅消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截至2022年6月13日,科创板开板3周年。三年中各大城市加速深化改革,催化科创企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成绩斐然。 上交所官网显示, 多位资本市场行业专家认为,科创板的开通进一步完善了国内资本市场,对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有着重要意义。
“就陕西而言,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是投资拉动与创新驱动并存,
2019年7月,西部超导(688122.SH)成功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全国第17家、西部第1家科创板公司。 从主营业务来看,西部超导是一个典型的军工企业,其产品业务包括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产品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西部超导2021年年报显示,其实现销售收入29.27亿元,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1亿元。 跟西部超导同一天登上科创板的,还有铂力特(688333.SH)。 作为国内工业级金属3D打印行业龙头,登上科创板三年,铂力特完成了从“西北工业大学的一间机加厂房”到“40000平建筑面积的智能制造产业化基地”的蜕变。 同时,与过往IPO“造富”相似,据上述两公司上市当日收盘价测算,一天内陕西便诞生十位身价过亿的富豪。 因为科创板带来的资本红利灌溉与滋润,一夕间,埋头科研的科学家变为身价过亿的企业家,实验室里的科研产品也逐步走上流水线。 截至2022年4月1日,科创板上市陕企达11家,除了上述两家公司之外,还包括三达膜(688101.SH)、凯立新材(688269.SH)、康拓医疗(688314.SH)、斯瑞新材(688102.SH)、高铁电气(688285.SH)、炬光科技(688167.SH)、莱特光电(688150.SH)、瑞联新材(688550.SH)、华秦科技(688281.SH)。 以最近上市的华勤科技为例,公开资料显示,其主要从事特种功能材料,包括隐身材料、伪装材料及防护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我国重大国防武器装备的隐身、重要地面军事目标的伪装和各类装备部件的表面防护。 此外,瑞联新材、斯瑞新材等企业则偏重于新材料研发应用方面。比如今年3月上市的斯瑞新材,其实早在2019年,其已成为电力领域用铜铬合金触头材料与轨道交通大功率牵引电机用高导高强铜合金转子材料两个细分领域的世界第一,铜铬触头市场占有率在国内排名第一。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至2020年,斯瑞新材总营收录得4.92亿元、5.66亿元和6.8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0.17亿元、0.3亿元和0.52亿元,两项指标均稳定增长。同时,西门子、ABB和中国中车等国内外知名厂商都是公司客户。
事实上,陕西众多科创项目难以走入市场的关键阻碍之一便是难以融资。因硬科技项目投资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资本市场对其缺乏信心和耐心。很多硬科技成果由于缺乏早期的金融支持,往往没有机会走出实验室。 科创板的出现,打通了创投资本流向创新源头的重要通道。“科创板对于企业来说,首先是个非常重要的金融输血通道,尤其是为暂时未能达到盈利标准要求的企业带来融资通道。同时,科创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科创企业轻资产、高投入属性与当前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的矛盾,极大推动了股权市场的发展。”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相关人士说到。 上述人士认为,就陕企而言,科创板最大的作用在于打通金融输血大动脉,为硬科技企业吸引到更多投资机构及投资人的目光。而对于更多目前无法上板企业而言,市场化资本注入也是重要的输血通道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 以西安中科微精光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微精)为例,作为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产业化公司之一,成立之初,即获得西科天使投资基金投资。2018年7月,中科微精又获Pre-A轮融资,投资方便是本土机构西高投和陕西鸿创。2019年5月,中科微精获中信聚信A轮投资。 “对科创板来说,市场窗口期非常重要。西安大部分的硬科技企业都是小而精。”上述行业人士说到: 上述行业人士认为,科创板是市场改革新机遇。作为资本市场一部分,相对于一般科创企业,上市企业能够接触运用的金融工具丰富得多。对于公司本身的发展性,有科创板平台的加持,上市公司格局更大、成长性更好。
本期编辑黎雨桐实习生林曦莹